全部商品分类
办公设备
日用百货
生活电器
数码设备
教学科研
灯具商品
家具用具
计算机设备
办公用品/耗材
图书 电子书 文娱 教育
五金 / 机电设备
体育用品/器械
工业/劳防用品/检测仪
食品 / 商务礼品
维修 / 安装 / 二手
计生 / 医药 / 保健
鲜花 / 农资 / 绿植
房产 / 汽车用品
赵长宝:以绩效评价为核心进一步加强政采资金监管
赵长宝 / 2021-10-08

政府采购资金是指采购机关获取货物、工程和服务时支付的资金,包括财政性资金和与财政性资金相配套的单位自筹资金。政府采购资金是充分发挥政府采购职能的重要手段,关系着公共事业的发展和政府采购公信力的维护。因此,应加强对政府采购资金的监督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水平和效果。


绩效评价是通过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量化指标、评价标准而建立的考核体系,对政采资金使用效率和政府职能实现程度进行判断,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可以不断完善政采资金监管,更好地为国计民生服务。


一、政采资金监管绩效评价的重要意义及工作流程


随着党的十九大报告“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提出,我国政府采购领域也逐步开始采用绩效评价来加强政采资金监管,这标志着政采管理水平的阶段性提升。绩效评价对政采资金监管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有效提高政采资金的使用效率;及时发现政采管理漏洞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提高政府政采资金监督管理水平;推动服务型政采建设,转变政采职能;增强政采资金使用透明度,提高政采公信力,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绩效评价是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评价活动。政采资金绩效评价的工作流程包括绩效申报、绩效目标批复、项目实施、绩效跟踪、绩效自我评价、绩效再评价。因此,政府采购绩效评价工作流程,第一,要明确政采资金监管的目标和范围。第二,找出绩效评价的重点环节和指标,并采用科学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第三,对反馈信息进行总结反思,从而不断优化政采资金运用水平,提高监管质量和效率。


二、政采资金监管绩效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政采资金监管绩效评价一般采用综合指标评价方法,围绕绩效评价体系的要求,合理合法地依照程序,对政采资金使用进行管理和监督。而由于政采资金运用的范围比较广泛,资金动向也比较复杂,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积极应对与改进。


首先,绩效评价指标设置难。由于缺乏专业绩效评价人才和管理机构,在实际工作中,评价指标是由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等相关部门协商出来的,而这些通过主观经验建立的指标没有经过科学论证,所以各个部门因工作性质、工作职能等方面的差异导致评价指标的设计也大不相同,无法形成可以相互借鉴和比较的体系。另外,很多评价指标难以量化,定性指标较多,比如显著提高、明显改善等等,这些评价都比较模糊,参考价值较小,不利于绩效评价的科学开展。


其次,政采资金监管绩效评价体系健全难。现行的绩效评价体系中,结果评价是整个过程的重点,考核资金使用是否达到既定预期成为评价标准,这并不能完全反映出政采资金使用过程中的问题,更不能有针对性的分析原因、解决问题,为政采资金监管埋下隐患。大多数绩效评价项目没有进行绩效预估,使整个评价体系不均衡,无法全过程监管资金使用效果,导致政采资金浪费的情况出现。


再其次,政采资金监管绩效评价结果运用难。提高政采资金监督管理水平、优化资金使用结构是进行绩效评价的初衷。但实际应用中,绩效评价的结果却很少能够运用到下一周期的政采资金管理中去,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相关责任人员对绩效评价工作不够重视,缺乏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使绩效评价流于形式。另一方面是绩效评价结果对预算编制形不成约束,虽然新预算法明确规定了预算应该参考绩效评价结果进行编制,但是很多相关部门很难按规范执行,绩效考核结果难以形成有效应用,失去了考核价值。


最后,政采资金监管绩效评价有效监督难。现阶段,绩效评价主要采用单位自评的形式,部分预算单位只选取规模大、影响广、关注高的项目进行评价,缺乏全面性和客观性,而且绩效评价过程和结果没有进行社会公开,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另有部分预算单位为了利益私自调整相关内容,大大降低了绩效评价的效果,不利于政采资金监管的实施和优化。


三、提高政采资金监管绩效评价水平的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指标模板数据库。政采系统应该统一规划、相互联动,按照行业和部门分类建立绩效评价指标模板数据库,从而为设计绩效评价指标提供参考,提高绩效评价的可比性。由于建立数据库的工作量比较大,标准比较高,政采系统应该组织创建专业绩效评价管理机构,由综合素质高的专业人才根据绩效评价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进行模板编制,有效提高绩效评价指标设计的便捷性、科学性、合理性,减少使用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绩效评价工作效率和质量。


第二,加强绩效评价体系事前预估水平。要均衡绩效评价体系设计,增加绩效预估比重,将事后评价与事前评估相互联动,从而实现绩效评价的全面性、科学性。加强事前预估管理可以从根本上杜绝政采资金流向评估不达标的项目,从而优化资金使用结构。


第三,重视绩效评价结果的有效利用。预算单位要加强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思想教育培训,提高对绩效评价认识水平,树立正确的绩效评价管理观,同时提升绩效评价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不断吸取经验进行优化调整。另外,严格落实责任制,按照相关规范将绩效评价结果有效运用到部门预算编制中去,提高预算编制的合理性。


第四,提高绩效评价工作的监督管理。除了提升相关人员绩效评价管理思想意识和工作技能之外,还应充分发挥外部监督的作用。加快信息化建设,将绩效评价工作和政采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社会公示,提高政采资金运转的透明度,实现全民、全过程监督管理。同时鼓励绩效评价行业协会的发展,推动绩效评价的市场化进程,为政采部门提供专业服务,从而提高政采资金监督管理水平。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 作者: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财政局赵长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