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〇年,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期文学讲习所进修,吴组湘先生与我们上课,讲《红楼梦》,记忆犹深。讲到宝黛悲剧的当口,先生问我们,倘若真能够有情人终成眷属,二位日后生活会不会幸福?紧接回答道:否!然后建议读一本书,《浮生六记》,其中所写一对夫妇,可为宝黛故事后续,结果如何?以欢愉始,哀戚终,依旧不脱生离死别,究竟缘故,不外是贫和病,两项又归一因,家道中落。吴组湘先生的意思是,这一对精致的
小儿女,哪里经得起人世的磨折,早晚一个“散”字。
过后,有数度翻开《浮生六记》,又数度合上,如不是有先生的比照《红楼梦》的话在先,大约是不能读到底的,亦是有先生比照《红楼梦》的话,才被逼退,因为比出了俗。这俗并不以人物家世而论,那就势利了,更在于文品,仿佛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曹雪芹与高鹗之间。极难想象大观园里的人事在“浮生”中演绎,很是不忍似的。张爱玲《红楼梦魇》“五详红楼梦”中,说到有一个早本内,元妃临终命宝玉定亲,举丧期间不能婚
娶,直至黛玉将死时方才行聘,揣测是因为已婚的宝玉与黛玉相处有种种难堪,无法下笔,说到此处,张爱玲写:“他们俩的关系有一种出尘之感,相形之下,有一方面已婚,就有泥土气了。”
我们错过早本,无从目睹曹雪芹笔下宝黛二人的婚姻相,婚姻生活总在人世间,而那两人则注册仙籍。仿佛事先就有安排,曹雪芹负责仙缘,尘缘归高鹗,《浮生六记》且又将这一段再接下去。